走进南宫28
NEWS南宫28膜蛋白实验全流程:表达、提取、纯化一次完成!
来源:凌璐菡 日期:2025-07-17南宫28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中,膜蛋白被誉为“毒王”,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宿主细胞受到损害。与其执着于使用BL21菌株,不如考虑更为灵活的C41(DE3)菌株。其lacUV5启动子具有天然的“减速功能”,能促使蛋白质的缓慢表达,使细胞存活并提升蛋白质的产量。
在培养基方面,建议不使用富营养的TB培养基,而是选择成本较低的M9培养基。这种环境下,细胞虽然面临较少的营养,但反而有助于蛋白的正确折叠,经过实际验证,其生产效率不仅没有下降,反而有所提升。
如果在实验中发现“隐形条带”,不妨尝试使用跨物种的同源蛋白,另一条序列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。如果仍然不理想,可以为蛋白添加GFP小尾巴,便于在活体中追踪,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稳定性。
膜蛋白在“卸妆”后容易失活,虽然去污剂的使用能提高清洁度,但也可能导致蛋白的变形。初学者可以优先选择DDM或LMNG,它们像棉花糖一样轻柔包裹蛋白,既保持了晶体学的友好性,又能保障功能的完整性。
想要保证蛋白的“原汁原味”?使用纳米圆盘将脂质和蛋白一起封装,保留其天然构象和寡聚状态,功能检测的结果将让你满意。此外,不要忽视“泡澡”的温度控制。4°C保存一夜过于保守,而在20-30°C轻摇2小时的萃取效率则可翻倍,确保蛋白的活性,给实验带来便利。
在使用镍柱时,务必要确保“松”!使用填料适当松散或通过蠕动泵进行样品循环,可以避免His标签被埋在膜内部而无法发挥作用。如果蛋白不容易挂柱,尝试将6×His增加到12×His,或者在标签与蛋白之间添加几个柔性氨基酸的小“枕头”,这样更容易与柱结合。
钴柱是一种隐藏的优秀选择,能够显著提高纯度,虽然回收率可能会稍低,但得到的样品条带的干净程度足以让人感动。最后一步的SEC步骤,千万不要偷懒。尽管峰型可能看起来“妖娆”,但通过动态光散射(DLS)检测,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多聚体与单体的分布情况。
无论膜蛋白多么傲娇,都逃不过这一整套“保命三连”。从表达菌到纯化柱的每一步,确保给予它舒适的“SPA”待遇,最终便能获得高纯度、高活性的样品,为跑胶、结晶和功能实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。选择南宫28,让您的实验走向成功!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4581311074
总部地址:银川怀柔区时街道7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