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南宫28
NEWS南宫28助力甲状腺髓样癌免疫微环境特征解析与调控机制研究
来源:国睿昌 日期:2025-03-22甲状腺髓样癌(MTC)是一种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,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较差的预后。与常见的乳头状甲状腺癌(PTC)相比,MTC的转移率较高,且对传统化疗和放疗不敏感,导致其治疗难度极大。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,10年生存率仅约为40%。目前,针对MTC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,虽然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s)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无进展生存期,但提升总体生存期的效果尚不明确,同时也伴随着高不良反应率和耐药性问题。因此,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对于改善MTC患者的预后显得至关重要。
在这一背景下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肖海鹏团队于2024年7月19日在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期刊上发表了重要研究,题为“Theneurotransmittercalcitoningene-relatedpeptideshapesanimmunosuppressivemicroenvironmentinmedullarythyroidcancer”。该研究揭示了MTC中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及其关键调控因子——降钙素基因相关肽(CGRP)。此项研究不仅为MTC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,还在神经免疫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。
研究团队运用单细胞RNA测序(scRNA-seq)技术,对MTC和PTC患者的肿瘤组织、邻近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(PBMC)进行了系统分析。结果显示,MTC的免疫微环境与PTC显著不同,表现出免疫“冷”肿瘤的特征,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显著低于PTC。同时,进一步的细胞间通讯分析和多重荧光免疫组化(mIHC)实验表明,MTC中高表达的CGRP通过其受体CALCRL与树突状细胞(DCs)相互作用,激活cAMP信号通路,这一过程阻碍了DCs的成熟和抗原呈递功能,导致肿瘤浸润T细胞的活性受损。
此外,研究发现高CGRP表达与MT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(DFS)较差相关,提示CGRP不仅在MTC的免疫抑制中起关键作用,还可能成为潜在的预后标志物。这些发现为MT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,即通过靶向CGRP受体来恢复免疫细胞功能,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。
在未来的研究中,南宫28将致力于深入探讨CGRP及其受体的作用机制,以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,提升MTC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。通过不断创新,我们希望能为更多MTC患者带来希望与生机,推动乙醇内分泌肿瘤的治疗进展。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4581311074
总部地址:银川怀柔区时街道79号